86、特色(1 / 2)

以前, 莫少珩的言情话本还是偏现实的。

现在的西游记就有些天马行空,放飞思想了。

但它更加的吸引人。

在科学这个词进入人们生活中之前,人类总是喜欢将自己无法解释的现象归于神啊鬼啊之类。

也经常喜欢,将身份崇高之人, 和神鬼联系在一起。

造成的悲剧不少, 但也塑造了很多至高无上的存在。

比如, 状元郎,那定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

比如,圣人, 那是天之子, 是天赋神权来到人间治理人间的存在。

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皇室为了维护他们至高无上的存在,是不允许别人推翻这种说法的。

古时候治国,是人治,也是神治。

向来至高无上的权力都是和神权区分不开的。

别小看这一点, 影响了数千年呢, 任何重大的事情, 任何重要的时节,都需要祭天等。

没有人想过这些东西是虚假的吗

数千年的命运长河里面, 肯定有吧, 只是没那个能力去推翻。

而莫少珩,其实是神权派。

他药师一脉, 属于方士一脉,本就是神话传说中的一种。

只不过,到了近现代,传承千年的方士,也被科学影响了。

除了他药师一脉, 还有很多方士门派,都发现,很多传说中的方术,竟然都可以用科学来解释。

只不过,对一件事物,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诠释而已。

但事物的本质,是没有半点改变。

近现代的方士派系,也已经开始接受,一种事物,两种表述的体系。

谁也不能说谁错了。

莫少珩种下的各种药材嫁接的“子母树”也开始生长,速度有些惊人。

说它是树,也对,其实它的本质是一种药方。

只是这种药方,是从小慢慢生长,各种药性混合在了一起。

科学中也有这种“药方”现象,比如人体器官培养,将器官培养在绿色的液体中,慢慢成长,慢慢成型。

只不过这一技术,在现代还是比较禁忌的科学,还没有大规模使用,但也有用来培养一些干细胞之类,用来治疗一些疾病。

看似十分先进的科学技术,其实在药师一脉,这种技术早就有了,并留下了各种各样的传说。

在“子母树”长到手掌高度后,莫少珩又加入了药童的根须。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

以前的子母树,不过是各种药材的混合生长。

但加入了药童的根须后,这树就有了生命。

若是这树以后受了伤,也是会流血,会疼痛。

只不过,它的智慧表现在其他方面。

传说中,也有不少关于它的故事。

什么世界树,生命树,精灵树。

任何传奇的故事,谁又能说得清,背后没有一个或许相差甚远的真实存在。

加入了药童的根须之后,这棵树生长的速度就更快了。

莫少珩又开始写他的西游记第二卷了。

这一回,写的是五庄观人参果树的故事。

如果说,子母河的故事只是接近了真实,那么人参果树故事,就更加的明显了。

因为西游记的故事太过离奇,在凉京已经轰动了起来。

成为了人人必读的书籍。

其中,那些妖魔鬼怪更是大家谈论的重点对象,毕竟这个时代的背景还是神权时代,对这些神神鬼鬼的事情十分的敬畏。

连先贤都有说,举头三尺有神明。

还有就是,西游记中出现的一些物品,也成了人们日常讨论的东西。

什么治水的定海神针,什么九齿钉耙,什么子母河的水,什么人参果树上的果子。

当然内容也改了一些,没有写什么吃了人参果树的果子能长生不老。

而是将人参果树的果子,写得神圣无比,五庄观也成了世间那些虔诚的没有子嗣的夫妻,希望之所在。

莫少珩现在除了养子母树,好像也没有什么事情。

想了想,干脆开始炕香肠。

在腊肉系列中,若是缺了香肠怎么行。

香肠,大部分是瘦肉,夹杂一丁点的肥肉更好。

在炕的时候,肥肉的油脂会渗透进廋肉里面,炕出来的香肠味道会变得更好。

现在正是冬天,每天都会烧火炕,正是炕香肠的最佳时候。

赵景澄等学生依旧每天都跑来找莫少珩。

这炕香肠肯定也有他们的份。

一群少年,按理是最坐不住的,但也不知道为何,他们跟在莫少珩身边做事情,就是觉得特别的起劲。

哪怕是看上去特别无聊的事情,都能变得其乐无穷。

莫少珩一笑,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在一起的人不同。

任何事情要和对的人在一起,那才有趣。

一人抽着根板凳,灌香肠灌得贼开心。

“这个香肠真的有我们的腊肉好吃么”

他们的腊肉现在可是远近驰名,只需要将腊肉煮熟,用刀片成小片,放进嘴里,那香味简直无法形容。

特别有嚼劲儿。

现在一到冬天,买他们腊肉的可多了,现在腊肉都已经买出城了,附近的城池,好些商家都跑来凉京城买腊肉呢。

莫少珩想了想,道,“味道和腊肉还真的不同,更香更好吃。”

腊肉基本都是靠盐腌制烘烤出来的,然后就没有其他的了,靠的还是肉本身的回香。

而香肠不同,里面又添加了各种的香料。

煮一节香肠,或切成片或直接整根啃,那混合着肉香和各种香料的味道,的确是十分奇特的,和腊肉和新鲜的肉味道都不一样。

算是一种,独特的美好的味道。

一群学生简直被说得口水直流。

香肠被绳子绑成一节一节的,看上去还颇为有趣。

赵景澄他们唯一不适应的,就是现在南一不让他们进房间玩了。

神神秘秘地,也不知道在干什么。

南一现在正专心养他的药童,为避免意外,大白天的都将房间的门锁得死死的,更别说主动邀请人进他的房间了。

赵景澄等也就嘀咕了几句,然后就被其他事情吸引去了乐趣。

冬日,本就是安静的日子,但燕王府却不同,每日都欢歌笑语。

有人还说,赵景澄等也不知道避嫌,莫少珩现在执掌凉京卫,又是北凉少师,赵景澄他们的身份又比较特殊,每日走这么近,总是要被人说闲话。

赵景澄等一开始也有些顾虑,别人说的也是事实,没有人愿意看到朝官之间拉帮结派。

但也就坚持了不超过两天,他们不去找莫少珩,一天浑身上下都难受,都不知道这日子该怎么过了,每时每刻就跟在煎熬一样。

现在一来到燕王府,一起灌香肠,浑身上下都舒坦了,笑得都停不下来。

别人说闲话,他们也直接回复,“我们找老师,还需要避嫌”

“再怎么避嫌,难道避得连老师都不认了”

反正他们不管了,这日子就得这么过。

其他人爱说什么说什么,什么拉帮结派,他们他们现在就是燕王府的。

已经到了油盐不进的地步。

莫少珩也是好笑,以后啊,这一帮学生定是跟拧紧成了一股绳子一样,哪怕不让他们互相见面,这绳子也是解不开的。

勉强行事也不过是掩耳盗铃而已。

当然,如果赵棣能当上太子,这些问题就完全不存在了。

一国的储君,其他大臣的子嗣本就应该围着太子转,拥护储君名正言顺。

所以,等赵棣来的时候,一群学生的目光,那是幽怨得很,他们也不想偷偷摸摸跟做贼一样啊。

赵棣“”

这是怎么了

他怎么感觉莫少珩的这些学生,每次看他,眼神都变了一样。

赵景澄还在那里旁敲侧击,“殿下,你再不努力,以后我们炕的香肠都不给你吃。”

愣是将赵棣说得反应不过来。

一群整天耍得能脱一层皮的人,还督促他努力

时间过得很快。

凉京城,冬日的变化不大。

变化最大的,应该是城外的水泥路。

在工部尚书,每日不懈的坚持下,已经初现成果了。

这日,赵景澄等来的时候,就兴高采烈的。

“老师,城外的水泥路已经通了一节了,通到了旁边的临城,我们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莫少珩也有些惊讶,居然这么快

其实也很好理解,在现代,修路的队伍人数其实不多的,但工部尚书这次为了尽快看到效果,招收的人可不少。

加上冬日百姓家也没什么事情,都在全力修路。

这才修好了这么一节。

莫少珩想了想,去看看也好。

怎么说,也是他们北凉最正规的一条道路了。

去书房叫上赵棣,赵棣最近的折子是越来越多了,很多时候,一整天都离不开书房。

赵棣犹豫了一下地看着折子。

莫少珩干脆去拉人,“要劳逸结合。”

“这可是我北凉的大事,怎么能错过。”

这才将赵棣拉出书房。

然后又去拉南一,南一现在也是能不出门就不出门,以前哪都待不住的性子,硬生生变了一个人一样。

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坐着马车向城外而去。

城门外,已经大变样了。

笔直的水泥路,延长向远方,就像一条白色的河流。

水泥是十分奇特的,在还没有胶结凝固之前,颜色是褐色的,和泥巴差不多。

但一但胶结,就会变成灰白色。

和周围的泥土形成天差地别的区别。

以往的官道,都是和周围融入一体的,但现在

就像用玉石镶嵌出来了一条白玉带。

实在太漂亮了。

平坦,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