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开张(1 / 2)

从印度回来, 又从夏天回到了冬天。

远夏给所有出差的员工都放了假,让大家休息一下,这次去印度出差真是伤元气, 连远夏都不想开口跟人说话, 这些天说得太多了, 嗓子疼。

不过有个好消息,司红锦已经辞职了,元旦过后就可以离职。

远夏想让她元旦过后就直接来行远入职, 不过司红锦说她工作很多年, 想休息一下,等过完年后再来上班。

既然这样, 远夏也没强烈要求。他让司红锦过来, 是想让她早点熟悉整个公司的管理与生产流程,不过上海分公司至少得明年六月份才开工,也就不急在这一时了。

上海分公司已经基本落成,目前正在装修中, 等待从德国与日本订购的数控机床到位,就可以开工了。

说起来,机器之母的机床依旧是中国的痛,改革开放之后, 其他行业都在努力追赶,只有机床没有取得太大的进展,始终都停留在中低端产品上。国内所有高端的机床还是得靠进口。

当然国内也有机床厂在搞曲线救国的法子, 从欧洲收购一些经营不善的外国机床公司, 将技术转移到国内来。

迄今为止,也有成功案例,不过都不是高端机床, 欧美日等国对他们的精尖技术还是看管得非常严的,他们要靠这些垄断技术来获取高额利润。

所以要想在精密机床上获得技术突破,中国人还得靠自己,这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投入,还需要一些愿意脚踏实地有理想有追求的实干家。

眨眼就到了年底,今年的销售涨幅比去年略有回落,只有46,不过总营业额还是达到了251亿,依旧算得上是取得了重大进步。

年会上,远夏做年终报告,宣布了明年的计划,要在上海成立分公司和在印度设立子公司,开始向海外市场拓展。

大家众志成城,斗志昂扬,行远终于要开始征服大海了。

今年过年,重阳和艾玛带着女儿去了法国,艾玛怀了二胎,由于国内还没开放二胎政策,他们去法国生孩子了。

所以今年远家兄妹没有回越城来过年,而是各自去陪老人过年,远夏和郁行一带着文博去了北京过年。

年初五早上,陶思敏起床上厕所,在卫生间摔了一跤,很快就陷入了昏迷状态。

远夏和郁行一心急火燎地将老太太送到医院,急救过后,老人马上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

郁行一从重症监护室的玻璃窗看着里面躺着的母亲,额头抵着玻璃,许久都没说一句话。

灯光下,远夏看到他鼻尖上低落的泪水,抬手搂住他的肩“没事的,行一,妈会没事的。”

郁行一吸了一下鼻子,没有说话。

口袋里的手机震动了起来,远夏掏出手机,是索娜尔打来的,他走远一点,到安全梯入口处接电话,索娜尔的声音响起来“小舅,外婆怎么样了”

远夏说“在医院抢救。外公呢”他们出来的时候,留了郁振兴和文博一老一小在家,远夏给郁知文夫妇打了电话,让他们安排木拉提兄妹过来陪老人。

索娜尔说“外公在我身边,他还好。他有话跟你和大舅说。”

“嗯。”远夏应了一声。

那头换上了郁振兴慈祥的声音“小夏。”

“爸,我在呢。妈妈在急救,她会没事的,您别担心。”远夏说。

郁振兴说“我不担心,我都这把年纪了,跟你妈都是从鬼门关上经历过来回的人,随时都可能会走,并不觉得害怕,你们别担心我和你妈,我们早就做好心理准备了。”

远夏本来让自己镇定下来,尽量说得轻描淡写些,不让老人担心,但听到这里时,他忍不住哽咽了起来“爸,妈会没事的。”

“嗯。”郁振兴说,“行一呢”

远夏看了一眼依旧将额头抵在玻璃窗上的郁行一“他在那边,我去叫他。”

远夏走到郁行一身边,对他说“行一,爸爸来电话了,他有话跟你说。”

郁行一改变了一下姿势,接过手机“爸”随后就泣不成声了。

远夏忍不住抹了一下眼泪,转过头去,看见郁知文和特力克急匆匆跑了过来,后面还跟着木拉提。

郁知文问“妈妈呢”

远夏看向重症监护室里,郁知文明白过来,转身去看里面,半天没说出话来。